发布日期:2025-07-07 00:25 点击次数:139
烽火南渡,宋祚飘摇之际,陆游以不屈诗魂,为家国之忧深深镌刻。晚岁《世上》一作,字里行间,既有光阴荏苒、壮志未酬的苍凉,亦深藏老骥伏枥、洞明世事的沉潜。
此篇所咏,已超越个人身世之慨,深蕴着对天下兴亡的拳拳之心,与对人生至理的深邃体悟。展卷品读,历史之厚重扑面而来,赤子之心魂昭然可见。
《世上》世上悠悠东逝波,金丹将奈鬓丝何!
墙头杨柳知秋早,窗外芭蕉受雨多。
伏枥自应如老骥,还乡元欲借明驼。
吾棋一局千年事,从使旁观烂斧柯。
1. 世上悠悠东逝波,金丹将奈鬓丝何!
释义:
世间万物,时光流转,如同江水滔滔东去,永不停歇,一去不返。
展开剩余81%纵然有传说中能使人长生不老的金丹仙药,又怎能阻止两鬓染上风霜,岁月无情地催人老去呢?
感悟:
逝者如斯,孔子临川一叹,千载之下,依然震撼人心。
陆游此句,是英雄暮年的深沉喟叹,亦是智者对宇宙规律的洞察。
时光如无情之刃,既雕琢容颜,亦磨砺心志,宇宙之永恒与人生之须臾,于此构成强烈映照。
“金丹”一词,寄寓着凡人超越生命桎梏的渺远希冀,诗人却以清醒的现实感,直面自然法则的不可抗拒。
鬓边霜华,非仅衰朽的标记,更是岁月赋予的智慧勋章,是生命历程的深刻印记。
生命长河不舍昼夜,与其徒然寻求外物以驻韶华,不如静心思索,如何在有限的行旅中,赋予生命以深沉的厚度与不灭的华光。
2. 墙头杨柳知秋早,窗外芭蕉受雨多。
释义:
墙头上的杨柳最能敏锐地感知到秋天的来临,率先显露秋意,枝叶渐凋。窗外的芭蕉因为叶片宽大,所以承受了更多的雨水冲刷和风势侵袭。
感悟:
草木有灵,亦能体察四时之序,映照人心之澜。
杨柳知秋,是物候之精妙,亦可喻指士人对国运兴替、时局风云的深切洞悉。
放翁一生,心悬天下,其忧患意识之敏锐,恰如这早觉秋声的杨柳,总能先于众人体察到时代的寒意与潜伏的危机。
“芭蕉受雨多”,此句更添一层悲情与坚韧。芭蕉叶阔,天然易承风雨,此景既是自然之常态,也巧妙映衬了诗人自身命运多蹇、饱经风霜的人生。
他宦海几度浮沉,备尝忧患,其志却始终如磐,正如芭蕉虽历经摧折,依旧青翠欲滴,挺立不屈。
此联对仗工整,意象清新生动,将自然景致与个人情愫无间融合,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敏感的愁绪与坚毅的承受,引人深思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感知与坚守。
3. 伏枥自应如老骥,还乡元欲借明驼。
释义:
即便年岁渐增,身体日衰,自己也应当像那伏在马厩中的千里马一般,虽然不能即刻驰骋疆场,但胸中依旧燃烧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
回想自己毕生的夙愿,原本是期望在国家收复失地、一统山河之后,能够骑乘着日行千里的良种骆驼,在万众瞩目下,意气风发地荣归故里,接受那份属于胜利者的荣耀。
感悟:
此联气势喷薄,尽显放翁不坠青云之志与老当益壮的豪迈情怀。
曹孟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千古绝唱,于此为诗人所化用,更添一份饱经忧患后的执着与深沉苍凉。
“伏枥”的是日渐衰朽的躯壳,“自应如”的却是那颗永不冷却、渴望驰骋疆场的雄心。
岁月可以侵蚀英雄的筋骨,却无法磨灭其胸中那团为国为民的烈焰,那份渴望金戈铁马、收复故土的赤诚,纵至垂暮之年,亦未尝有丝毫消减。
“还乡元欲借明驼”,此句将一腔炽烈的报国热忱与个人理想中荣归故里的辉煌图景巧妙交织。
明驼,岂是寻常代步之具?它象征着迅疾如风、坚韧不拔以及功成名就后的无上荣光。
诗人所梦想的还乡,其意不在解甲归田的寻常安逸,所期盼者,乃是建立不世之功、见证中原光复后的赫赫凯旋。
理想固然高远,世事往往多艰。此宏愿终究难偿,愈发映衬出其情怀之悲壮与崇高。
此志不渝,虽老弥坚,这便是陆游的风骨,亦是历代仁人志士以身许国、九死不悔精神的生动写照。
4. 吾棋一局千年事,从使旁观烂斧柯。
释义:
我所关注的这盘人生棋局,所思所虑的,关乎的是国家民族千秋万代的大事。我将为此倾注毕生心力,纵然时光流逝,如同旁观神仙下棋的王质一样,连斧柄都已朽烂,也在所不惜,亦不改初衷。
感悟:
此联为全诗收束,境界豁然开朗,气象愈显恢宏,将诗人的个人生命体验与价值追求,全然融入更为宏大悠远的历史时空与家国命运的洪流之中。
诗人将自己毕生的理想与抱负,比作一盘萦系“千年事”的深远棋局,其深邃的目光早已洞穿个人的得失荣辱与生命倏忽的界限。
他所“弈”的这盘棋,其分量之重,关乎社稷安危、决定民族未来,远非等闲的消遣娱乐所能比拟。
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感与历史责任感,是他一生颠沛流离、饱受打压却矢志不渝的精神砥柱,亦铸就了其诗歌博大深沉、撼人心魄的独特底色。
“烂斧柯”的典故,巧妙化用《述异记》中王质入山观仙人对弈、一局未终而人间已历百载的奇闻。
陆游借此,既深切感叹时光之无情流转与人生之倏忽短暂,更以无比坚定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光复大业这一理想事业的无限专注、持久坚守与无私献身的崇高情操。
他全神贯注于这盘“千年事”的棋局之中,心无旁骛,纵使外界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亦不改其为国为民的坚定信念。
这份从容不迫与深邃睿智,是他历经无数人生风雨洗礼后所臻至的通达与智慧,更是对永恒价值与不朽功业的执着追求与庄严承诺。
发布于:山东省